国产一级 片内射视频播放,欧美高清精品,午夜精品小视频,秋霞AV免费

      1. <source id="cerrj"><address id="cerrj"><kbd id="cerrj"></kbd></address></source>
        1. <wbr id="cerrj"></wbr>
              1. 海東日報首頁

                田得梅:青海首位“大國工匠年度人物”

                2023-03-13 09:52:29 來源:海東日報 點擊:

                 

                □本報記者 陶成君 通訊員 李義霞 攝影報道

                田得梅,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人,中國水利水電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水電四局)機電安裝分局橋式起重機司機,白鶴灘機電安裝工程項目部天車班班長。

                2月28日晚,2022年“大國工匠年度人物”在江蘇省南京市揭曉。在當晚的頒獎儀式上,田得梅給所有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身材瘦削、干練的短發(fā),大屏幕上的田得梅手握天車操作器,舉手投足間眼光銳利,在吊裝過程中反應迅速,精湛的技術讓現場觀眾贊嘆不已。當晚,她成為2022年“大國工匠年度人物”唯一一名女工匠,并成為青海首位“大國工匠年度人物”。

                自2018年起,每年發(fā)布的“大國工匠年度人物”都是來自國防軍工、裝備制造、建筑、通信等多個行業(yè)的頂尖技術技能人才。與這些高精尖的技能人才相比,田得梅這位普通天車女司機躋身其中,這是海東兒女的驕傲,更是河湟大地的自豪。

                圓夢!大國重器

                田得梅工作的地方白鶴灘水電站位于我國西南地區(qū)金沙江下游干流河段上,這里有世界上在建最大規(guī)模的地下洞室群,這里也是16臺百萬千瓦機組安家落戶的地方,其中位于左岸的8臺機組由中國水電四局承建。

                2021年6月28日,萬眾矚目的白鶴灘水電站首批機組投產發(fā)電。在金沙江白鶴灘水電站首批機組安全準點投產發(fā)電之際,習近平總書記發(fā)來了賀電。習近平總書記在賀電中指出:白鶴灘水電站是實施“西電東送”的國家重大工程,是當今世界在建規(guī)模最大、技術難度最高的水電工程。全球單機容量最大功率百萬千瓦水輪發(fā)電機組,實現了我國高端裝備制造的重大突破。

                作為僅次于三峽水電站的世界第二大水電站,無愧為“大國重器”。在建設過程中,白鶴灘水電站六項技術指標位列世界第一。去年年底,16臺百萬千瓦水輪發(fā)電機組全部投產發(fā)電,在長江干流建成了世界最大的清潔能源走廊。

                我們故事的主人公田得梅就在這里,成為這一“大國重器”的見證者和操作者之一。時間回到2020年8月18日11時整,隨著地面指揮人員一聲清脆的哨音,由我國自主研發(fā)制造、全球首臺百萬千瓦水輪發(fā)電機組轉子開始吊裝。

                接到起吊指令后,主動請纓參加任務的橋機司機田得梅啟動了操作桿,只見懸空架在廠房兩側的兩臺黃色鋼架結構橋機緩慢、平穩(wěn)地起升到5.8米的預定高度,接下來,就是距離超過330米的平移。中午12時,兩臺橋機并聯(lián)吊裝轉子到達1號機坑組的正上方。

                作為水輪發(fā)電機組核心部件之一,轉子是機組安裝過程中重量最大的部件,起吊重量約2100噸,需由左岸地下廠房內部兩臺1300噸橋機配合完成吊裝。在吊裝過程中,兩臺橋機需要保持步調一致,以每分鐘7米的速度前進。轉子和定子間隙僅有51毫米調節(jié)范圍,即使出現1毫米的操作誤差,都可能會給轉子帶來晃動,甚至與定子發(fā)生碰撞,造成無法挽回的嚴重后果。

                這無疑是個巨大的挑戰(zhàn)。吊裝時,面臨51毫米的吊裝誤差,田得梅在視線盲區(qū)的情況下,靠著多年經驗,77分鐘將轉子順利吊入1號機坑就位,一次性順利完成全球首臺百萬千瓦水電機組轉子吊裝,全面吹響了全球首臺百萬千瓦水電機組攻堅號角。22天后,白鶴灘水電站2號機組轉輪實現成功吊裝。2021年6月28日,白鶴灘水電站首批機組順利投產發(fā)電。

                從舉世矚目的百萬千瓦機組首臺轉子成功吊裝,到左岸8臺百萬千瓦水輪發(fā)電機組全部并網投產發(fā)電,900多個日日夜夜,田得梅帶領天車班全體成員不斷鉆研改進吊裝工藝,穩(wěn)步推進白鶴灘左岸電站各臺機組安裝工作,一次次出色的表現也讓天車班被中國水電四局授予“巾幗標兵崗”榮譽稱號。田得梅也被中華全國總工會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驕傲!海東兒女

                “吊裝時下面因為有好多設備、物件和工作人員,如果橋機出現晃動后果不堪設想,要說我不緊張肯定是假的。”采訪中,田得梅直言快語。工作中,她常常沿著盤旋的鐵梯一口氣登上5層樓高的平臺,穿過狹長的安全通道,再繼續(xù)沿鋼制小直梯攀援而上,接下來是更加窄小的鐵梯。長年的高空作業(yè),一根安全繩索,一頂安全帽就是她的全部裝備。

                2019年10月,中國水電四局白鶴灘機電安裝工程項目部剛剛成立。那一年,29歲的田得梅將家中兩個年幼的孩子托付給父母后來到這里,成為項目“開荒者”之一,挑起天車班的大梁。項目開工初期,白鶴灘水電站左岸安裝間場地被土建雜物大面積占用。想要盡快施工,就得將場地及時騰出,但因土建工期緊張,無法騰出人手。面對這種局面,作為項目部唯一的天車工,雜物倒運和設備材料吊裝的重任便落在田得梅一人身上。她主動加班加點,項目部很快完成了前期材料設備倒運和場地清理工作。隨后,在田得梅的悉心指導下,5名學徒很快成長起來,能夠獨立操作1300噸橋機,完成各類吊裝任務。

                今年33歲的田得梅已經是團隊中的“老人”了。自2007年參加工作,她就一直奮戰(zhàn)在水電工程建設一線,除了白鶴灘水電站,她還參與了拉西瓦、龍江、向家壩、萬家寨、葛洲壩等水電站建設及機組檢修工作。多年來,她輾轉各地,用自己的腳步丈量著我國水電事業(yè)發(fā)展的歷程。

                1990年5月,田得梅出生于海東市互助縣塘川鎮(zhèn)上山城村一戶農民家庭。初中畢業(yè)那年,正好趕上水電四局技校招生,為了能有個好工作,早日減輕家庭負擔,田得梅毅然報了名。技校畢業(yè)后,她被分配到中國水電四局。從那時起,從黃河明珠拉西瓦水電站橋機班,到龍江水電站樞紐工程,再到白鶴灘水電站,田得梅已經在高空中駕駛橋機16年了。從初出茅廬的小學徒,到如今名副其實的老師傅,她最自豪的就是與班組成員共同成長。她工作時永遠信心滿滿,這源于她對橋機的每一個構件、平衡梁的連接、轉子起吊軸的爛熟于心。每天臨睡前她都像過電影般將吊裝的過程在頭腦中再過一遍,拿不準的地方趕緊記下來,及時請教、仔細琢磨、反復推敲,直到完全了然于胸。

                16年來,從普通工人成長為業(yè)務骨干,再到“大國工匠”,田得梅一直以一名天車工的身份輾轉奮戰(zhàn)在水電工程建設一線,把最寶貴的青春獻給了一個個重大水電工程。她在長期的工作實踐中,不僅練就了過硬的技術本領,也總結出了一套適用于機組設備吊裝的工作方法,從幾噸的零部件到兩千噸的轉子,她都是零失誤操作。關鍵時刻她經常挺身而出,奔波于各個項目支援高難度吊裝工作,指導同事攻克一項又一項技術難關,出色完成組織交辦的每一項任務的同時,也把自己的吊裝技術和吊裝安全心得傳授給了天車班的每一位天車工。由此,她也被中國水電四局機電安裝分局評為“金牌導師”。

                磨礪!成就夢想

                “你每天都在工地上,會不會思念親人和孩子?”這個問題問出后,剛剛還健談的田得梅陷入了深思,隨之而來的是雙眼濕潤。

                “家里兩個孩子,一個上小學,一個在幼兒園,作為媽媽我很不稱職,不能參與孩子們的成長。”田得梅有些哽咽。丈夫劉郭義也是她的同事,因為工作原因,夫妻二人常年都在大山中的工地上,一年到頭也回不了幾次家。兩個孩子由她的公公婆婆照看。除了照顧兩個孩子,公公婆婆還要照料家里的農田,農忙時節(jié),經常忙到半夜三更。

                對此,婆婆王菊奎還是有些抱怨,直到她參加了中國水電四局組織的職工家屬工地見面會,才對兒子媳婦的工作有了新的認識。

                王菊奎告訴記者,當看到田得梅每天都在山洞里開著高高的天車上班,她心里很不好受。“平時他們都是報喜不報憂,都說單位環(huán)境很好,但是我看到他們在那么危險的地方工作,我就理解孩子的工作了。”王菊奎說。

                從父母家人的不理解到默默支持,田得梅的每一步都走得異常艱辛和踏實。“我上學時家里條件差,爸媽靠著種地打零工養(yǎng)活我們一家人,為了給我和哥哥交學費,爺爺賣了家里唯一的一頭牛。”田得梅說。正是這樣艱苦的成長環(huán)境,讓她從小就養(yǎng)成了吃苦耐勞的品格。參加工作后,面對天車班的艱苦工作,許多工友都退縮了,也有人離開了,但田得梅毅然堅持了下來,她從不抱怨工作累、環(huán)境苦,每天就想著多學技術,早日出徒。艱苦的生活,磨礪著她的心靈,也讓她在奮斗中成就了自己的夢想,取得了今天這一舉世矚目的傲人成績。

                今年過年,田得梅在家里多待了幾天,難得團聚的時光里,她幫父母洗了幾次鍋,陪孩子做了幾次作業(yè)。“白鶴灘收尾工作還在繼續(xù),我要趕回去處理,結束之后,就聽公司安排,哪里需要就去哪里!”她說。

                “心心專一藝,事事在一工。”正如“大國工匠年度人物”頒獎詞所言,田得梅輾轉奮戰(zhàn)在我國水電工程建設一線,見證著我國水電事業(yè)從跟跑到并跑再到領跑的快速發(fā)展。作為一名中專畢業(yè)的“90后”工人,她在天車上承載夢想,用奮斗鑄就輝煌,在她執(zhí)著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茍、追求卓越的背后,是對我國“工匠精神”的最好詮釋。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海東日報 版權均屬海東日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單位和個人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

                  

                2、已經本網書面授權使用作品的媒體、網站,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及作者”。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