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旭
王斑
任鳴
北京人藝歷史上首次展現偉人毛澤東形象的話劇《香山之夜》,籌備近兩年終露崢嶸。3月1日,由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北京人民藝術劇院聯合推出的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重點劇目《香山之夜》,舉行新聞發(fā)布會,導演任鳴、主演王斑、方旭集體亮相。
創(chuàng)作
人藝舞臺首次出現毛澤東形象
作為一部獻禮大戲,該劇打破以往致敬偉大歷史時刻的常規(guī),以毛澤東和蔣介石兩位歷史人物的“超時空內心對話”,來展現中國共產黨走向勝利的必然。全劇僅有兩個演員,但聚焦的卻是1949年4月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前夜這一攸關中國未來走向的重大歷史時刻,是對“不忘初心”的一次高度提煉。通過這場思想的交鋒與論戰(zhàn),濃縮出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求索與追尋,展現整個國家民族的發(fā)展走向。
為了打造這部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大戲,北京人藝集合了劇院內外的優(yōu)勢力量。編劇李寶群曾參與總政話劇團多部重大題材的創(chuàng)作,此次收集大量歷史資料,實地采風、體驗生活,用生動鮮活的歷史資料結合大膽的藝術想象,以一個時間節(jié)點,兩個人物的對話,輻射出歷史發(fā)展的脈絡。
導演
采用套層結構既有人物說又有演員說
在導演任鳴看來,過去人藝舞臺上兩個人的戲以小人物居多,決定中國歷史走向的人物沒有觸及過,《香山之夜》在他本人執(zhí)導的90多部作品中也是第一次觸碰此類題材。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同一個不眠之夜,毛澤東在雙清別墅,蔣介石在溪口,兩個人的所思所想借戲劇的手段得以展開。在這場巔峰對決中,輸贏被復盤,同時他們也聊到了中國革命的過去、現在和未來,以及國民黨的現在和今后。而且話劇還采用了套層結構,兩個演員在排演這段戲,他們不時跳出角色、分析創(chuàng)作和人物內心,在演員和人物間穿梭,而所有的表達既有人物說,又有演員說甚至歷史說。
臺前幕后
黨史專家審閱劇本
王斑為角色增重12斤
整個創(chuàng)作過程,編劇改了八稿,排練從去年11月10日建組,歷時近三個月。其間,四批黨史專家對劇本進行了審閱,細致到標點符號的修改。而任鳴本人翻閱的有關蔣介石的書籍不下15本,與毛澤東有關的書籍更是多達30本。由于王斑和方旭都曾在多個劇目中擔任過導演,任鳴戲稱排練過程就如同“工作室”,每個人都參與到創(chuàng)作中。
5年前,王斑曾在電視劇《毛澤東三兄弟》中飾演過青年毛澤東,也因此有了“最帥毛澤東”的稱號。但如果說那一次他演出了毛澤東對信仰的熱情,那么這一次他著重的則是毛澤東對信仰的堅定,是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更是從自覺到自信。為了更貼近中年毛澤東的形象,王斑不僅增重12斤,還多次與化妝師溝通頭套和造型,更努力尋找一種觀眾能聽懂的方言語調,“畢竟純粹的湘潭話,觀眾理解起來會有障礙。雖然我的身高和毛主席很像,但光有身高和造型是不夠的,更關鍵的是思想的厚度,要說出‘人民萬歲’背后真正的思想內涵。”
看毛澤東選集、讀毛澤東詩詞、觀看與毛澤東有關的影像資料已經成為王斑近一段時期的日常,而他也表示,在舞臺上與方旭飾演的蔣介石是政治對手,在臺下,兩人因為這次創(chuàng)作卻成了知音伙伴。雖然題材重大,但以創(chuàng)編及演出老舍劇目見長的方旭此次在人藝的創(chuàng)作卻深切感受到了“戲劇是自由的”,“開始我完全不能想象這兩個人在同一空間聊上100分鐘。人藝的戲有自己獨特的風格,而這個戲恰恰是沿著這個風格在探索,有現代舞美,也有一桌二椅。”據悉,兩位演員在劇中都有非常貼近人物的造型以及方言。
春節(jié)前,該劇在首都劇場進行了5場試演。正式首演定在3月25日——1949年的這一天,中共中央正式遷至北平并入駐香山。故此,北京人藝在72年后選擇這個特殊的日子,首演《香山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