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份700余字的倡議書,言簡意賅地說清了倡導有序用電、節(jié)約用電的原因,而且把每一項具體的節(jié)電舉措說得明確而具體。被網民點贊較多還有一個細節(jié):倡議書面向各級黨政機關、事業(yè)單位的措辭是“要求”,面向全省工、商企業(yè)的措辭是“倡議”,而面對廣大市民的措辭是“鼓勵”。三個詞,細節(jié)之中見真章。
文風見作風,話風即政風。網民對廣東節(jié)電倡議書的評價比較正面,最直接的原因是這樣的行文與措辭,既務實又考慮周到。務實在于,它向民眾解釋倡導節(jié)電的必要性、緊迫性,有助于增進共識,減少不必要的恐慌;周到在于,對不同主體提出不同要求,避免政令“一刀切”,降低了節(jié)電對生產、生活的負面影響。
節(jié)電倡議書只是化解電力供需矛盾眾多工作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卻也是治理能力的測試。廣東這份字斟句酌的倡議書,除了在媒體、社區(qū)等多個渠道發(fā)布,還出現在了多個政務新媒體平臺,盡量讓信息送達更多居民。此外,當地還通過多個渠道科普“計劃停電不是限電”“大部分計劃停電都不影響你家用電”等,為民眾答疑解惑。這些接地氣的細節(jié),都是治理能力的體現。
一事當前,職能部門不能方寸大亂,而要有序引導,妥善應對。否則,可能眼前的問題還千頭萬緒,新的問題又已經接踵而來。事實上,只要講清原委,做出周到安排,注意溝通的方式方法,我們相信絕大多數民眾都是可以理解、可以達成共識的。
被點贊的廣東節(jié)電倡議書,是在具體事務中體現民本情懷的典型案例,對其他地區(qū)都有借鑒意義。當然,“怎么說”很重要,“怎么做”更關鍵。民眾心中有桿秤,無論是化解電力供需矛盾問題,還是處理民生領域的其他問題,最終都要用治理成效說話。